第103章 文若,来与我一路同行_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笔趣阁 >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 第103章 文若,来与我一路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3章 文若,来与我一路同行

  第103章文若,来与我一路同行

  当日殿上,曹操得赐座于天子之侧,虽也不安,几次躬身,但刘协亲自为其赐座,且力排众议不许他人论此言。

  殿上,敲定了今年收成之计,沿袭兖州政策等待初熟而收,且荀彧进言将各地官吏呈上的奏表,大致告知,让刘协心中略有明朗之数。

  因此,擢升荀彧官职,自兖州属移至汉籍,拜为尚书令,行大小事务,这一职没有多少异议。

  毕竟荀彧本身属颍川士族,荀氏中人。

  而荀氏又是天下士族领袖一阶,同时他也是曹操麾下的心腹谋臣,这些年为兖州计,劳苦功高。

  他来任此,的确没有多少人有异议。

  再是封袁绍为大将军、封袁术为后将军,请其奉命来接诏朝贡。

  又封各地诸侯各占官吏,有功之臣皆有其位,其中曹氏诸多将军也有得封,而曹操则是拜为司空。

  起初的德建将军,费亭侯。

  现在纵览军财钱粮的司空,可兴建府邸,开府,赐曹操上朝辅政,有常位在侧。

  一时间,朝野上下在列的诸公卿,多是颇有微词,却也不多,毕竟这只是一个司空位置,并非是军政权力都要的丞相。

  相比于董卓,曹操好似要内敛很多,没有这般的傲气,言语之中也颇为恭敬,对天子笑容常在,耐心十足。

  坏了,难道他真是个忠臣?!

  散朝时,公卿一同而下,已确定为台司的钟繇、杨彪随董承一并下阶梯,走在大院广场上,三人多相视奇妙,不知今夕是何年。

  对于董承来说,曹操是个忠臣更加可怕。

  那就意味着他们将会再无机会到极人臣的位置,只能为外戚。

  大汉数百年,外戚的权势都很大,得士人巴结尊重,好似是已成了惯理,现在他好不容易将女儿嫁与天子为妃,成为了外戚,但却遇到曹操这样不流于世俗之人。

  如何是好。

  “陛下似乎,对曹司空较为喜欢,我看上朝时,眼神飘忽多次看向他,实乃是求教也。”

  “我们仍不知,初到许县的那日发生了什么,竟能有如此改观,”杨彪意有所指,盯了董承一眼。

  杨彪威仪十足,面庞方正,而双眸有神,身材虽然瘦削,但气势却有一股刚直在,加上其本身世家历来培养的气度,常令人慑服。

  董承与他的关系,向来没有那么好,只是一同行事,在道上同行罢了,而杨彪看他这一眼,也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但却没办法,自己现在失势,且失人心,局势为之不妙也,只能轻笑了两声,“太尉所言极是,但我几番打听后,大致知晓是当初曹操在来之前,命人放置了许多洛阳旧物在房屋之内,引得天子思念旧都,我猜是体恤曹操用心良苦。”

  “那么,他为什么会体恤呢?”杨彪这一次直接看向了他,这威仪的眼神让董承满脑子懵,一时也不知怎么回答。

  在旁的钟繇苦笑摇头,并不说话。

  不等董承回答,杨彪立刻喝道:“还不是足下当初极力进言,为陛下说起曹氏祖辈为大长秋,侍奉帝皇之家?!”

  光是这句话,就足够拉近曹操与天子之间的关系,毕竟是天子祖辈跟前的人,多少有情义。

  但是现在的曹操,又不是宦官!!

  你说了这话后,其效就如同今日一样。

  曹操不是宦官,但是却得近前而侍,他还如此恭谦,但实际上在外则是兵权在握。

  今日又拿到了司空之责,行车骑之事!百官需以听之!

  这在当年盛世,依照今学得举,应当是别人三十年乃至四五十年的苦心,方可得微弱的希望,方可坐上的位置。

  现在乱世,轻而易举就能坐上来!

  “以往司空,掌民营、水利,今时司空则掌监察百官!而曹司空,只怕是古与今时皆有其责!”

  杨彪显然已经生气了,现在初成气候的曹操,深得天子刘协信任,他们这些想要进言的人,如果要说曹操的坏话,那就只能在当庭殿上来说。

  那他娘谁敢说!?

  说了出门就被人砍死在街巷里,屠刀现在可是握在曹操的掌中,若非是你董承当年用自己的宠信,极力举荐曹操,何至于此!!

  钟繇依旧笑而不语,但对杨彪的话却也是不住的点头。

  董承此刻是哑口无言,不敢有半点反驳,只能看着杨彪远去的背影,不敢多言,但其实他心中却还觉得能够揭穿曹操的真面目,让公卿也能见其凶恶嘴脸。

  只要让人们明白,曹操仍旧还是董贼,那么刺董的义士就一定还会有,如此需当想一个办法,来揭露曹操此面目才行。

  董承细细想了许久,心事重重的出了大门。

  ……

  散朝后,曹操本来想走,但刘协在殿上留住了他,问询细化之计,同时也留了荀彧在殿旁听。

  曹操走至刘协身前,躬身以待。

  刘协问询了不少关于民生之事,然后问了各地人物风评,他似极为感兴趣现在诸侯能力几何,又有何等功绩在身。

  他想听实话,于是曹操耐心解答,一一道全,待到最后时,刘协又才问道:“如此说来,颍中人物当为如今中流砥柱乎?”

  “差不多如是,”曹操点头称是,“有一人,名曰郭谊者,便是屯田之首功,此计就是他所献,而且以农耕、水利之策,引几十万人力省出,方可兴建宫殿而不伤民心。”

  “他还是,荀慈明的弟子,在汉滨隐遁时,尽传其学,而不表明身份,如今兖、徐一带广为流传的荀郭之交,所说的便是他们。”

  “哦?!”刘协顿时眼前一亮,荀慈明他太了解了,当代大儒也,而且还是位及台司,深受当时董卓倚重,强征而来。

  荀爽做过三个月的太傅,曾教导刘协以今学,同时也略微指点过古文学派的知识,礼法礼度无不是深通。

  朕,当初也受学于荀爽,获益匪浅。

  现在想来倒是有些感激,这么说来,这个郭孟誉,也可等同于与我是同门?

  他立刻看向了殿堂下方的荀彧,荀彧则是连忙点头称是,拱手朗声道:“郭孟誉,是我叔父唯一的弟子,所学尽数相传。”

  听到这话刘协就更有兴致,如此大功之人,在封赏的奏表之中却没见到他的名字,于是佯装有些愠怒的问道:“那为何,爱卿不曾让朕封赏此有功之臣?”

  “他的确有功,但臣私下去赏赐即可,郭谊本为我兖州别驾,领典农事务,不慕名利,志向高洁也。”

  “世间还有这等人……”刘协沉吟半句,还是略微不满的抬起头来,皱眉看向曹操道:“卿此说不对!郭谊若有经世之才,应该为大汉所用才是!难道是爱卿不舍?”

  曹操一愣,一时语塞。

  站在殿下的荀彧心都揪紧了。

  这不对劲啊……怎么天子说话能这般放肆!?他不知道现在兖州上下都是主公的人吗?!

  若是惹恼了,说不定今日就要撕破脸皮,难道自己所惧怕之事,在今日就要出现了?!

  这等主臣慈和的场面,竟撑不过一月……

  荀彧刚要叹气,谁知曹操并不生气,依然是面色含笑,躬身行礼,先道了一声自己有罪。

  然后才皆是道:“陛下,实不是臣不愿让郭谊举荐得大汉之臣,乃是……有难言之隐。”

  “什么难言之隐?卿说来便是。”

  刘协松了口气,语气柔和的说道。

  他其实也是想进一步试试,看曹操是否是强臣,是否是假装礼臣之道,没想到他的脾气这么好。

  “这郭谊,是臣的小婿,若是委以重任,日后为人所知,将会被人诟病臣结党营私也……”曹操笑得谦和,再次躬身拱手,叹着气,“臣迎奉天子以来,已有不少人假意忠君,实则暗中争权夺利,实乃复杂。”

  “但臣如何不知,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的道理也,陛下就算是再圣明,可一旦他人相继进言防备,终究会有嫌隙。”

  “故而,为保此嫌隙不生,臣宁可让小婿委屈,在兖州属为官,一样能够施展其抱负才学。”

  “啊……”

  刘协听完了这个理由,一时间竟然是目瞪口呆,看着曹操恭谦的模样,他更是慢慢生出愧疚之意。

  而且这愧疚还越发的浓郁。

  到最后,忍不住起身,急切的到曹操面前将他扶起,站定于面前,由衷的道:“是朕错怪了司空……”

  “司空此志,真是令朕刮目相看,昔年董贼,恨不得将党羽塞于朝堂,若非是其亲友并无治理天下之能,只怕不会有蔡邕、荀爽等大儒得举,而今司空有经世之才,却因避嫌之故不举……”

  他连话都说不完,立刻引咎生愧,闭目向天,惋惜道:“是朕之过也,使得朝堂暗流如此,当年若在虎狼之穴,如此尚且为自救,如今得司空大才相救,怎能再如此?”

  “陛下之意……”

  曹操差点没绷住笑出声来,面皮抽搐了一下,将双眸震颤着送到刘协面前,聆听圣意。

  “可否请,郭卿家来见朕,朕与之见以叙心中之事,再问学于农耕之计?”

  “可以,”曹操当即点头,“但是不一定能叫来,他时常在乡间、河沟等处,亲身查勘地形,无论行军做图,还是深思山野民营之计,都喜山水之中。”

  “高洁之士,高洁之士也……”刘协一时神色动容,心思更加思往,自古而云,见贤思齐,贤者为师,当为其之佳话也。

  现在的刘协,志气振奋,心念雄略,当广交大才力求中兴汉室才是。

  “要请,定要请来!爱卿乃是其岳丈,一定为朕唤来。”

  “好。”

  刘协又看向下方看向荀彧,语气稍稍威严些,“荀卿家与其乃是同辈同游,应当也结识此人。”

  荀彧面色一僵,躬身回道:“是。”

  “也为朕去请,要请其入宫一见。”

  “喏。”

  ……

  朝堂下。

  荀彧和曹操一路走下来。

  在外荀彧明言叫司空,私底下两人依旧还是亲密之友,当年主臣之恩情依旧还在,而他现在能得尚书令之位,也是曹操力荐。

  相当于如今又多了举主之恩。

  走下来的时候,这大殿距离大门虽不远,但却让荀彧感觉极远,心中迷茫,恨不得在走洛阳的殿前的大空地,那样道路足够长,不至于在路途之上话还未说完就分别。

  但是此刻,荀彧想说却又不知道怎么说,只觉得心里百感交集,有很多话想要问。

  今日曹操在殿上的表现,真正的折服了他。

  昔年曹操的性子,他最是明白不过,向来不会弱势于人,且如此恭敬礼遇,执臣子之礼相待,实乃是想都不敢想。

  但今日偏巧还就是看到了。

  “主公,今日,为何能如此恭谦……”

  荀彧还是忍不住,轻声相问。

  而曹操则是仿佛有思绪被打断,很自然的回头来轻“咦”了一声,奇怪的道:“这本就是臣下之道,有什么不对吗?”

  “我虽有权势,在三州有兵权,但那是为了保证过去功绩所得不被奸人所分化,朝堂上、私底下,我对天子尊敬不会消除。”

  “毕竟,我曹氏也是受汉恩,而且当初起兵的时候,初心就是扶汉中兴,能够让天下人享受盛世,回归安乐,当然如此。”

  荀彧听闻这话,心神震动,一时间鼻头竟然酸了。

  如此动容之色,当然被曹操看在眼里,当即笑着问道:“文若为何如此动容?”

  “没……”荀彧苦涩摇头,勉强从脸上挤出笑意,缓缓道:“在下当时以为,主公乃是枭雄之辈,定当以威严示于朝堂,奉天子以令不臣只是说辞,没想到……”

  “是在下心胸狭隘了。”

  “哈哈,我是汉人,我不忠于汉,又忠于何人?”曹操当即大气爽朗的道,但他这话也不是说全,他自己心中明白,只忠于汉,未必忠于刘也。

  “彧,定当殚精竭虑,为明公守汉之朝纲!”荀彧一揖到底,在门前恭送曹操的背影前行。

  但曹操走了几步,却在远处蓦然回头,朝着他招了招手,“文若,不必多礼,同行否?”

  “诶,好……好啊,同行。”

  荀彧由衷而笑,心里仿佛大石落地,满是欣慰,稍有站定后连忙抬步,急趋追上曹操身侧,一同有说有笑出大门去。

  ……

  府邸之内,曹操晚上回到府中,郭谊正在收拾行装,同时听闻了今日朝堂上全貌。

  又听曹操得意洋洋说了定能全然收心荀彧的事。

  然后脸色当即就板了下来。

  叹气道:“不对,您这么说不对!”

  “怎么不对!?”曹操顿时后仰,满脸不高兴。

  你夸我一句能死是吧?!

  是不是非要下意识的反驳我一句,年轻后生仔!什么都要反驳只会害了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ii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ii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