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想打一个联队,来了一个师团---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笔趣阁 > 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 第二百三十四章想打一个联队,来了一个师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四章想打一个联队,来了一个师团---

  土共中央决定在四个月后实施对日作战反攻,是有一定根据的。

  这其中也有徐远山提供的分析报告:日本全面进攻中国一年后,日军部队士兵补充会出现难以为继、战斗力下降的情况。

  原时空到1938年,在中国大陆上,日本这条毒蛇已经将血盆大口张到极致,而它的目标正是武汉。

  攻占武汉后,就是日本这条毒蛇把吞进肚子里的食物进行消化的时间。

  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虽然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土地,但是能够用于进攻的机动兵力越来越少,日本不得不继续组建新的师团,预备役和后备役逐步用尽。

  这也是为什么武汉会战后,中日转入相持阶段的原因。

  具体变化,1931年,日本陆军常备兵力只有23万,到1936年为38万,1937年增加到45万,此外日本还有后备役万。

  日本企图侵占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只不过没有适当时机,这一时期,日本对军事工业非常重视,对国防建设投入的资源和力量都十分庞大,尤其是国防军事预算,更是一涨再涨,到开始全面侵略中国前,军费已经占国家预算的近70%。可以说,开战时日本对于这场战争是倾尽全国之力。

  但此后几年时间,日本军力又得到膨胀扩大,靠的就是从中国身上吸取大量鲜血和营养。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数量和质量均居第一;“南方军”40万人,精锐程度仅次于关东军;“国内军”38万人;“中国派遣军”虽然有62万人,论数量居第二位,因精锐大多抽调给南方军,质量已大为下降。

  徐远山很清楚,原时空中国全面抗战八年,也是中国被日本大量吸走财富和鲜血的八年。

  后世有一个徐远山认为不符合逻辑的理论:日本是小国,只要中国与它拼消耗,就能把小日本耗死。这个理论之所以错误,就是避开蒋秃子国民党政府前面不抵抗的错误,是一种甩锅行为。

  因为徐远山想了很久,还是想不通这样问题:如果二战不爆发,日本不挑战美英,仅凭中国,会需要几个八年抗战才能战胜日本?

  以一个简单例子,东北三省有3000万的中国老百姓,在东北这样肥沃的土地上生产出了大量粮食,主要还是大米,但日本在东北制定对中国百姓“经济犯惩罚法”,内容就是中国百姓吃大米就是犯罪。

  那么,东北的大米都到哪里去了?就是供给日军作为军粮,作为日本国内军工厂工人的粮食。

  东北三千万中国老百姓成了日本的廉价劳工,加上后来华北、华东上亿的中国老百姓同样也成了廉价劳工。

  从这就可以看出日本从中国吸走了多少财富和鲜血,也理解为什么徐远山对“攘外必先安内”的蒋秃子恨之入骨。

  原时空日本这头豺狼,大部分就是蒋秃子国民党政府不抗日政策给养肥的,把东北丢给日本的两万军队,东北工农业基础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养料,后面百万关东军就靠东北养着,而且东北许多日本军工和矿山企业是支持日本后面发动侵略战争的动力。

  蒋秃子扔了东北还不够,全面抗战爆发后对日作战还是三心二意,特别在抗战中为了保持自己的势力和权力,蒋秃子还多次对各省军队特别是土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连连使阴招,更是罪不可赦。

  徐远山对蒋秃子从来不客气,现在为了统一抗日,暂时可以不去管那些中央军之类,但谁想主动惹事、对抗日军队下黑手,他和先锋军就敢杀人,就算原时空这些人有可能曾经是所谓的抗日名将。

  没有你们这些蒋秃子狗腿子,土共领导的军队和他徐远山还能更好更抗日。

  徐远山穿越民国,改变了历史,其中最大的两个地方:一是制空权;二是华东太湖西山与南京保卫战的布局。

  这样就造成全面中日战争爆发一年后,现在日军伤亡有近二十万人,比原时空多一倍还多,虽然日本有完整的预备役和补充体系,但新兵补充太多,军队战斗力自然会大幅下降。

  而西北土共红军,因为有四川省加入了西北联合政府,兵源已经不成为问题,而且四川省为数不多但也有两万名的基础工人同样能利用起来。

  发挥这些工人的作用,一种办法是由西北联合政府提供机床设备;另一种办法是把四川工人接过来,加大西北军工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出更多的武器弹药。

  徐远山分析到,现在四个月期间不说别的战场,就土共主导的陕北战场和华东战场还能够消灭日军二十万兵力,这些可都是常备师团经过多年训练的士兵,那么日军战斗力会大幅度被削弱,就连现在关东军留在东北的军队已经不足五个师团兵力。

  四个月后,不反攻还等到何时?

  土共红军部队在反攻途中遇到中央军什么的,先把对方全部缴械再说,理由很简单就是防止中央军在后面捅刀子;而别的部队直接发路费遣散或者进入新兵连进行重新训练,实际上就是收编。

  反攻时候徐远山会从现代带来几套干扰设备,让中央军电台发不出电报也让国民党的宣传喉舌广播发不出声来,免得国民党和那些文人又跳出来愚弄百姓。

  战场上的一切都必须由“胜利之声”说了算。

  而且在抗日同时,为什么不顺便提速解放全国的步伐呢?

  不过,现在华东要整编出第四野战集团军难度较大,因为先锋军急速扩大的队伍,大部分是抗战前期的伤兵、溃兵,少部分是新加入的战士。

  好在这半年多时间,先锋军的士兵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还有大半以上的士兵被轮流派到各游击区进行实战训练。

  而江南红军游击队北上抗战时,同样得到了充分训练,进入日军占领区建设根据地三个月来,也少不了与日军部队进行战斗。

  江南红军游击队不足之处,就是缺乏重武器操作的战士,另外就是原来的作战经验都是从游击战来的,几乎没有正面战场作战的经验。

  所以成立第四野战集团军,以打代练就很有必要,对于选择练兵对象,粟裕犹豫也正是这点:日军大队级别达不到训练目的;联队级别,兵力对比仅是3:1,对游击战刚转换过来的土共新编野战师是不小的考验。

  后世许多军迷研究过粟大将指挥的作战,很多人就有这样的感觉:粟裕作战指挥过程很是神奇,以弱对强,以少对多,结果是土共部队在粟裕指挥下,取得了大胜;特别是淮海战役,解放军六十万兵力对国民党军队八十万兵力,结果是八十万国民党军队全军覆灭。

  是不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就是神仙仗啊。

  现在粟裕还是选择日军联队级别进行练兵,……不用强敌自然练不出强军。

  4月4日,牛炳兴到了新的连队担任副连长。

  全连人数接近两百人,这其中有每一级干部增加两名副职,另外就是全连辖三个步兵排和一个火力排的原因。

  步兵排没有变化,还是三个班,全班15人,正副班长三人,刚好每位班干部带一个四人战斗小组,每个班有一挺通用机枪、三支冲锋枪、一支经严格挑选的狙击步枪,但瞄准镜配三具,即鼓励每个战斗小组都有一名神枪手。

  现在西北军工厂也利用徐远山从德国弄回来的机枪枪管生产通用机枪,这是徐远山提供给德国42通用机枪的技术,自己的工厂当然也能够生产。

  这是准备给野战部队配置的机枪,其它原来各类的轻机枪就转给地方部队。

  冲锋枪用同样方式生产,就是美国二战后期才出现生产成本低廉的式冲锋枪(注油枪),西山的机械厂技术和生产设备并不弱,也一样能生产,不过冲锋枪毫米子弹还是通过徐远山从美国带过来。

  火力排是两挺重机枪(通用机枪重枪管和三脚支架),一支反器材步枪小组和爆破小组。

  目前土共西北军工厂的40火箭筒还无法大规模生产,将来产量上来后,会在火力排里增加一个40火箭筒小组。

  同样,60迫击炮也是一样,产量上来后会给火力排增加,有可能把反器材步枪小组和爆破小组取消,增加两门60迫击炮。

  从上面的配置上看,第四野战集团军的连级火力与日军的中队火力比,主要差别在掷弹筒。

  土共连级部队没有配置掷弹筒原因,就是操作士兵是无法短期培训出来,而且野战的发展趋势,仅几百米射程的掷弹筒迟早被淘汰,今后连级炮火直接上60迫击炮即可。

  不过野战部队连级机枪火力又大大强于日军,还是移动方便的通用机枪,即能快速转移阵地还能压制住日军掷弹筒手发射榴弹。

  而营、团级,炮兵火力就强于日军的大队、联队级别,其中营级配置82迫击炮,团级配置仿造的步兵炮和120迫击炮。

  唯一麻烦还是师级火炮,不是没有炮而是运输工具的问题。

  解决办法就是,前面几个新整编的每个野战师暂配置18门75毫米山炮,由骡马负责运输,几个师的骡马还能解决,当然都是各个游击队打日军运输队缴获的。

  设想就是三个野战师炮兵营能对付日军一个师团的炮兵联队。

  当然,土共新整编的野战师在作战时会得到空军的大力支持。而当徐远山腾出手后,将会给每个野战师配置一、两百辆四驱运输车,顺便把师级的炮兵营全换成24门105毫米榴弹炮,这样一来,两个野战师的炮兵营火力就能够对付日军师团的炮兵联队(48门75毫米的山、野炮)火力。

  牛炳兴现在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先锋军第1野战师第3步兵团第2营第5连。

  师长是叶飞,团长是打过汤山伏击战的刘正军;营长是原天目山第一支队长的熊小柒;连长是徐绵树,他是来自浙东的江南红军根据地,作战勇猛,曾带领一个排打退日军一个小队的进攻,还毙敌19人。

  现时空抗战过程土共部队的整编和原时空抗战八年每支部队由小打到大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现在土共部队没有参加对日作战前都得到了正规训练,缺点是各级指挥员不是很熟悉部队下面的战士。

  这和苏联卫国战争中、后期有些相似,就连西北新整编出来的三个摩步师也是一样,当时贺炳炎、韩先楚、陈锡联三人都是各带一批基干的干部去接收一个新兵师,只能边打边磨合。

  粟裕整编第一个野战师时,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先锋军王学文、赵一曼及刘振斌帮助下,挑选的各级主将,都有与日军作战的经验。

  师长叶飞不仅是红军游击队里著名的指挥员,前一阵子还领导一支三千人江南红军游击队建立根据地,多次与日军部队交手,作战指挥能力非常突出。

  团长之一的刘正军,两年前还是排长时就跟随徐远山到浙南寻找江南游击队时,粟裕就见过,刘正军是狙击手出身,两年多来经历大小战斗不下十次,特别半年前的汤山伏击战更是轰动一时。

  而营长之一的熊小柒,粟裕更熟悉了,前三个月莫干山江南游击队与熊小柒为支队长的先锋军天目山第二支队多次配合对日作战。

  就连普通战士,大部分来自先锋军,小部分是江南红军游击队员,无一例外都是上过战场与日军交过手。

  4月5日,先锋军第1野战师人员武器全部到齐后,全师指战员在粟裕率领下,乘坐木船在太湖西南岸上岸,然后进入天目山,目标是安徽黄山,哪里有日军第114师团一个联队正朝黄山正南方向的屯溪(现黄山市区)进攻,防守屯溪是国民党中央军罗卓英的第15集团军。

  原时空日军因为沿长江攻打武汉,所以只打黄山附近就停止进攻。现时空因为中国军队死守南京,日军被断了长江航道,无法沿长江西攻武汉,只好在华东地区四处扩张地盘,一个多月前攻下了黄山。

  粟裕想法很简单,把日军第114师团的这个联队收拾了,顺便就把黄山及围边地方变成先锋军根据地,按照先锋军以往的强硬态度,有国民党军队过来抢时,直接给打跑就是了。

  粟裕的关于新整编野战师的作战设想,就是在日军的进攻线下手,不仅练军还从华东日军外围先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向心攻击,反攻后也不怕前脚赶跑日军,后脚国民党军队来抢地盘。

  目前,第三战区国民党统治区范围基本维持在江西大部分、福建大部分、安徽皖南一部分、浙江西南小部分这一连片区域。

  但先锋军的根据地是从日军手中夺下来的,谁敢抢,先锋军的飞机就敢炸谁,炸完后再用“胜利之声”给对方扣上一顶配合日军进攻先锋军的帽子,这自然就是汉奸行为。

  从太湖到黄山,有近三百公里,行军需要十天时间,当然这十天时间里,西山再整编出两个师的野战部队,其中配置的干部按照计划就从黄山乘坐飞机返回。

  而第1野战师利用行军的这十天,可以对部队进行磨合,除官兵熟悉外,以团为单位对排以上干部每天进行两个小时的新武器火力配置及运用学习,到黄山地区后先打几个小仗,然后再对进攻屯溪的日军展开大规模战斗。

  本来,先锋军第1野战师从进攻屯溪的日军后面出击,屯溪的国民党军队可以配合出击,和先锋军部队一起两面夹击日军这个联队,至少也要坚守屯溪,让日军这个联队无路可逃。

  然而,国民党中央军的猪队友秉性难移,甚至最可恶的,看到先锋军部队在日军后面发起进攻,为了达到消耗先锋军兵力的目的,第15集团军司令罗卓英命令防守屯溪的中央军部队撤退,而且一撤就是上百公里到婺源县和开化县两地才止步。

  这时,日军第114师团的另一个步兵联队也朝先锋军第1野战师围了过来,而且北边九华山的第114师另几个联队也开始南下,有用一个师团合围先锋军一个师之势。

  但粟裕并不畏惧,先锋军可是占了几个优势,除了空军能够配合作战、后勤无忧外,先锋军第1野战师所抽取的部队,都是有着丰富的游击战经验。

  粟裕胆大心细的作战指挥特点再次显现无疑,通过审时度势充分考虑后,他先让先锋军第1野战师在黄山地区和日军第114师团周旋,然后用飞机把副职干部接回西山,率领第2野战师和第3野战师从太湖出发朝黄山地区潜行过来,另外命令太湖西边和南边的各个游击队展开大规模破袭战。

  就连土共中央都没有想到,本来小打小闹的第四野战集团军练兵成军过程,因为国民党中央军使阴,加上日军想报复先锋军的心理,竟然演变成先锋军刚新编的三个野战师与日军第114师团的大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ii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ii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